站在上海市第十一届星光计划职业技能大赛Python程序设计赛项的赛场,我仿佛置身于一片由代码编织的璀璨星河中。键盘敲击声如星芒闪烁,逻辑与创意的交织在此刻化作一场无声的较量。而我,正以代码为笔,在数字世界中书写属于自己的星光。
赛前积淀
备赛的时光如同在数据的迷宫中摸索前行。清晨,第一堂课的铃声还未响起,我已坐在电脑前,不断调试着算法的边界条件;深夜,屏幕的微光映照着布满血丝的眼睛,从基础语法的夯实到复杂算法的优化,从逻辑框架的设计到时间复杂度的突破,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着无数次的试错与坚持。就是这样的日子,我坚持了三个月。
为了最后的展示讲解环节能够取得高分,我与指导老师不断地揣摩评分表,反复重构思路,听取不同师生的见解,总共修改了九版PPT,七版演讲稿。除此之外,老师还贴心地让我在教研活动上给全系老师试讲,目的就是为了杜绝我在正式比赛时的紧张怯场。
赛场:逻辑与创意的交响
在比赛当天,另外的34所参赛校选手陆续入场,他们信心满满的神态和标准理科学霸的长相,与仍然在争分夺秒盯着笔记本上密密麻麻注释的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正式开赛后,我的耳边是连绵不绝的键盘和鼠标点击声。规程里说会提供vscode的运行环境,结果没有安装python插件,电脑也没有联网,我一下子很慌,叫技术人员过来帮我调试了好几次环境。问题解决后,我快速调整好心态继续攻题。记得有一题,出现了训练时从未出现过的问题,我告诉自己千万不能放弃,不能辜负了老师的期许和自己三个月的努力。多次调试和优化测试后,我成功解决了这道难题。
第一天的技能模块比完后,我没有进行任何的休整,在回校的车上已经开始马不停蹄地背演讲稿。到达学校后,我立刻打开PPT开始试讲。这时我才发现,因为前几天一直在训练技能模块,导致演讲稿还有许多的问题没有解决,我来不及吃饭,坚持修改PPT和演讲稿,终于赶在晚上八点前完成了终版。这时,老师以为我早就练得如火纯青,让我给她讲一遍,我拒绝了,因为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真的讲不出来。躺在床上,我始终难以入眠,我清楚地知道,如果我在明天正式比赛之前还没有讲出来的话,这三个月的努力将彻底付诸东流。可是因为太困了,不久,我便睡着了。
在第二天的展示讲解模块入场抽签时,我的演讲稿依然还是背不下来,好在抽签抽到了10号,给了我临时抱佛脚的时间。不知是由于紧张还是三天时间只睡了七个小时的觉,我始终没有把演讲稿啃下来。而意想不到的是,在正式讲解时,我的眼中再看不到任何的紧张与怯弱,取而代之的是无畏和希望。一入场,我“松弛感拉满”,这次的发挥比以往的任何一次训练时都要好,全程大胆与评委眼神互动,讲解风格更是声情并茂。确实,背水一战才能激发出最大的潜能。
赛后:代码背后的成长之光
当比赛的终章落下帷幕,得分的高低对这时的我已不再重要。因为我已经全力以赴,我不会留下后悔和遗憾。通过此次比赛让我深刻体会到,Python程序设计不仅是对技术的考验,更是对思维的淬炼。比赛逼着我学习了以前一直因为懒惰而从未真正开始学习的算法,也击败了我心中的心魔。
最后我想对自己说:你想去拥有你从未拥有的东西,就必须去做你从未做过的事情,只有无畏,才可以不悔!
信息工程系
2025年5月29日